育種技術
聯系我們
- 廣東華茂高科種業有限公司
- 電話:0668-2971870
- 傳真:0668-2971913
- 郵箱:gdhuamao@163.com
- 郵編:525000
- 地址:廣東省茂名市新福路158號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育種技術 >> 水稻知識
水稻苗期病害及防治 |
瀏覽量:3062次 發布日期:2017/6/12 12:16:50 |
一、立枯病(黃枯病) 在使用調制劑的情況下,發生立枯病主要與播種量有密切的關系。播種量如果每平方米超過300克時,容易得立枯病。早晨未出太陽時檢查苗床,如發現苗床有一塊塊苗雖然沒黃,但沒有水珠時說明已得立枯病,這時打藥就可以挽救,如果等到苗黃后打藥就只能控制發病。是不是立枯病主要看以下幾點,首先看稻苗心葉尖上有沒有水珠或黃不黃,其次是把病苗連根拔后,根和莖的連接處掰開看莖的中心,如變黑時就是立枯病。立枯病往往心葉死的比下部葉片早。一旦發現立枯病,應立即打藥防治。 二、青枯病 也是立枯病的一種,但青枯病主要是苗床管理不當引起的病害。在苗期通風少,床溫高,再加上澆水多就引起稻苗徒長,結果地上部長的過大,地下部的根系供水的能力小于地上部莖葉的蒸發,嚴重時就得青枯病。防治的方法是平時苗床管理上多通風,早通風,控制溫度和濕度。千萬不能因為氣溫高進行大通風或中午時分揭膜澆水,應當早上出太陽前或晚上太陽落下以后開始小通風,以后慢慢再大通風,促進稻苗根系生長,讓稻苗適應環境。如果青枯和黃枯混合發生時,按照防青枯的方法管理的同時還要打防治立枯病的藥。 三、燒苗 這里燒苗指的是施肥過多引起的一種現象。施肥過多往往整床或一塊塊出苗不齊,不出苗或出苗后立針期開始不長,一般根系小、黑、不扎根。這樣的苗只要在不受凍害的前提下,白天多澆水,大揭膜,再澆水再揭膜,反復進行,使苗床的肥洗掉一部分,促進扎根,稻苗發新根后正常管理。 四、烤苗 烤苗指的是溫度過高發生稻莖葉發黃的燒苗現象。出現烤苗大部發生在苗床里加蓋平鋪塑料膜的育苗方法。如果發生烤苗現象時不要輕易毀苗,因為土壤的溫度比棚內空氣溫度低,有時稻苗的莖葉雖然烤死,但生長點并不一定死,可以繼續生長。所以只要生長點不死,每平方米追50克硫銨和生根劑后在30度以下的溫度下,盡可能保證溫度和濕度,促進稻苗生長,稻苗長出2葉后開始進入正常管理,這樣緩過來的苗雖然育不出壯苗,總比重新播種好。 五、凍苗 水稻出苗前一般外溫達到零下4℃的情況下,靠塑料膜和土壤的保溫性能不至于發生凍害,但出苗后秧苗越大受凍害的程度就越重,受凍害的稻苗剛開始稻葉變成水浸狀的濃綠色,經過太陽曬后就變黃變白。預計氣溫要達到0℃以下時,頭一天澆水就可以有效地減輕凍害的發生。發生嚴重的凍害(地上部基本沒有綠葉)后,每平方米追50克硫銨和生根劑,在30℃以下的溫度情況下,盡可能保證溫度和濕度,促進稻苗發新葉,稻苗長出2葉后開始進入正常管理,上部有些葉受凍害時一般對稻苗的生長影響不大。 六、頂蓋苗 覆蓋用的土粘性大或有機質含量高時苗出現頂蓋現象,稻苗出現頂蓋時,等到頂蓋的土干后,使用木條等物把頂蓋土打碎,再澆透水,讓苗露出地面即可,不要等到稻苗長大后再處理。防止頂蓋苗可采用上面覆蓋河砂或出苗前澆一次水。 七、細菌性褐斑病 育苗過程中不注意通風,在秧苗徒長的情況下進行通風就容易造成上部葉片出現褐色細菌性葉斑。這種病害是苗床通風時,稻葉之間相互磨擦出現傷后有細菌侵入產生的病害。此時一般不用打藥應加強通風管理。 八、藥害 由于使用的藥不同,藥害的表現也不同,很難說清楚。但目前有點眉目的藥害有以下幾種,如封閉一號打多的情況下,從第1葉片的葉尖開始往上變白,輕者第1葉變白,重者第2葉變白,甚至還出現全株變白死亡,出現藥害時在不影響稻苗生長的前提下應加強通風,盡可能降低苗床的水份,減少秧苗對藥的吸收。有些育苗用的調制劑中含有一定量的控制生長的矮壯素類藥劑,如果使用量大,使用不均或產品中藥的含量大時往往出現秧苗長勢緩慢,有時還出現秧苗葉短,株高矮等畸形苗現象。這樣的苗只能采取適當保溫保濕的辦法促進秧苗的生長。有些農戶打封閉藥時誤用頭一年打旱田藥后沒有洗干凈的噴壺,往往出現秧苗葉對生,畸形等苗,這樣的苗目前還沒有特殊的解決辦法,希望農戶做到水稻苗田噴壺專用。 九、多磷癥 在苗床上施用磷肥多時,秧苗的第1葉片開始變成褐色,嚴重時第2葉的葉尖也變成褐色,但一般對秧苗生長影響不大。這樣的苗床應減少磷肥的施用量。 |
上一個:水稻培育壯秧有什么作用 | 下一個:防治當前水稻爛種死苗的技術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