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種技術
聯系我們
- 廣東華茂高科種業有限公司
- 電話:0668-2971870
- 傳真:0668-2971913
- 郵箱:gdhuamao@163.com
- 郵編:525000
- 地址:廣東省茂名市新福路158號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育種技術 >> 水稻知識
水稻種植技術的優化 |
瀏覽量:3050次 發布日期:2016/10/31 16:02:18 |
水稻的種植效益與水稻種植技術有著直接的關系。通過對水稻生長條件的了解,分析目前的水稻種植技術,并且進行技術的優化,以為相關領域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提高水稻種植技術水平,增加水稻種植收益。水稻在種植過程中種植技術會對收益起到很大的影響。應用先進的種植技術,改變我國目前傳統的水稻種植技術,以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帶動我國水稻種植的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優化生產結構。 一、水稻生長條件 水稻作為草本植物,應在適合的環境中成長(溫度、濕度等),同時需要陽光充分的照耀,吸收足夠量的養分。溫度是最關鍵的要素,溫度的高低能夠對水稻生長起到非常大的影響和作用。通常,若水稻種植所在的區域較為寬平,并施之以科學的種植方法,則水稻生長一定會非常健康和順利,然而如果種植方法不夠合理,且地質復雜,則水稻生長量會大大減少。 二、水稻種植技術 1、稻種選擇 應結合生態環境、氣候特征以及土地情況進行選擇,以此為基礎挑選適合此生態環境的稻種。選擇種子的過程中應依照防病能力、抗旱能力、抗倒伏、鹽堿化等等的標準進行。同時應參考收割水稻的時間挑選將水稻種子(早熟或者晚熟)種植到土地上。 2、侵泡水稻 一般挑選Ca O(氧化鈣)溶液將種子進行浸泡,其能夠將水稻種子的抗鹽能力增強。主要的侵泡步驟為:①挑選比較好的稻種,確保種子質量好;②其次將種子進行洗滌,消毒,將種子加以晾干;③將其放到Ca O(氧化鈣)溶液(0.5%)中,一天后拿出。 3、培育稻苗 一般應選用適當的技術(如旱育秧方法等),旱育秧技術通常涵蓋了:①挑選育苗地段,由于應用此技術,苗床下面的沒有充足的誰,因此所在的地區應保持地質平和,具有較高的滲水能力,且海拔相對高,沒有鹽堿成分;②挑選較為適宜的床土,并且保證其有疏松成與PH值。 4、種植水稻 如今采用的播種設備多為插秧設備,部分也有手工種植。然而不管是何種方法,一定要確保插秧速度、深度平均。以確保新苗能夠提高緩苗速度,最快程度與目前的生態環境相匹配,并且把施肥中的養分都吸收進去。如果地區水分比較少,則應避免水分浪費,增強水稻的抗旱能力。 5、稻田管理 水田移植之后,一定保證水田中的水足夠豐富,主要是為了避免水稻嫩苗由于水分缺失而出現枯黃現象。由于北部區域水分少,應加強對水的全面應用。稻田最后的管理時,應采取人工方式,經常用的為利用支撐物體把出現倒伏的水稻直立,防止水稻枯萎導致生產效率的低下。 三、水稻種植技術優化 1、葉齡優化栽培技術 此技術主要為根據水稻器官的同伸定律,參考其主葉莖的現實生長過程對水稻生長時間和對應的高產栽培方式加以明確,并制定促挖方法。 其特點為: ①和原有的技術比較,產量指標比較具體,技術方式較為合理; ②若可以把此技術更多地運用到種植水稻中,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開支,并且提高收益。 應用此技術主要注意: ①構建葉齡觀察位置,能夠全面了解葉齡程序。其主要原則為依照種類與茬口有的不同,設置各種觀察位置,并且加以標注,明確了解葉齡改變情況,從而能夠預知未來情況; ②依照葉齡的相關原則,逐漸優化技術,把握水稻種植需求和特征,加以優化,以此最快速度將種植技術科學化和指標化。 2、“三控”技術 “三控”技術主要為控制肥料、控制稻苗和病蟲害。 對于控制肥料,主要對氮肥的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原來的種植中比較明顯的問題即為應用量較多,然而應用率不高,會出現成穗率低、病蟲害多等現象。同時控制肥料,將肥料應用成功率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10%以上,保證生產效率提高15%-20%。 對于稻苗控制,應設計優生優育,將無效分蘗(N氮氣為主的)加以控制,全面考慮施肥的類型、何時施、怎樣施等。 對于病蟲害控制,應了解水稻病蟲害種類,如稻瘟病、稻飛虱、水稻文枯病等等。如稻瘟病的防治,可以消毒,把種子消毒,用石灰水(濃度1%)加以侵濕。將稻秧放入粉劑。并將亞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等噴在稻秧上。 |
上一個:防治當前水稻爛種死苗的技術對策 | 下一個:南方早稻育插秧及大田管理技術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