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 廣東華茂高科種業有限公司
- 電話:0668-2971870
- 傳真:0668-2971913
- 郵箱:gdhuamao@163.com
- 郵編:525000
- 地址:廣東省茂名市新福路158號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水稻黃葉病的傳播途經、發病條件及防治方法 |
瀏覽量:1744次 發布日期:2017/7/11 11:46:16 |
一、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黃葉病由黑尾葉蟬、二點黑尾葉蟬、二條黑尾葉蟬傳播。能終身傳毒,不經卵傳遞。病毒在介體昆蟲體內、再生稻、看麥娘等植物上越冬,翌年傳至早稻,成為初侵染源。收獲后葉蟬遷飛至二季稻上傳毒,二季稻收獲后,病毒又隨介體在冬季寄主上越冬。介體昆蟲數量多,帶毒率高發病重。一般秈稻較粳、糯稻發病輕,并以雜交稻耐病性最好。夏季少雨、干旱,促進葉蟬繁殖,有利于活動取食,還縮短了循回期和潛育期,有利于病害流行。 二、水稻黃葉病防治方法 (1)加強農業防治,切斷介體昆蟲輾轉為害。深翻地,減少越冬寄主和越冬蟲源。合理布局,連片種植,盡可能種植熟期相近的品種,減少介體遷移傳病。早播要種植抗病品種,發病嚴重的稻田收獲后稻草要處理。 (2)選用抗病良種。 (3)治蟲防病 把介體昆蟲消滅在傳毒之前,早稻在冬代葉蟬遷飛前移栽。在越冬代葉蟬遷移期和稻田一代若蟲盛孵期進行防治。雙季稻區在早稻大量收割期至葉蟬遷飛高峰前后防治。晚稻秧田,從真葉開始注意防治,結合網捕。晚稻連作田初期加強防治,間隔3-5天一次。單雙季稻混栽對早稻要加強防治。晚稻早栽早期也要加強防蟲。使用藥劑參見水稻矮縮病。 |
上一個:高溫對水稻的危害 | 下一個:水稻紋枯病的識別和防治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