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 廣東華茂高科種業有限公司
- 電話:0668-2971870
- 傳真:0668-2971913
- 郵箱:gdhuamao@163.com
- 郵編:525000
- 地址:廣東省茂名市新福路158號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如何防治水稻的蟲害? |
瀏覽量:1571次 發布日期:2020/8/18 16:23:39 |
1.水稻紋枯病的防治(1)水稻紋枯病俗名花腳稈、爛腳稈。全國各稻區都有發生,為水稻另一重要病害之一。早、中、晚稻皆可發病。一般在分蘗期開始發病,盛期發病重的田塊,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嚴重發生年份減產20%以上。 (2)防治措施 一是合理密植,實行東西向寬窄行條栽,以利通風透光,降低田間濕度;二是淺水勤灌,適時曬田;三是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或遲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四是藥劑防治: ①每畝用5%井岡霉素水劑150毫升或20%粉劑50克,對水50千克,加“天達2116”糧食專用型600倍液噴霧。 ②穗期可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克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克對水50千克加“天達2116”糧食專用型600倍液噴霧,也可用3%的多抗霉素800倍液+天達裕豐1000倍液防治。以上藥劑,交替使用,7~10天1次,連噴2次,效果更佳。 2.水稻干尖線蟲病的防治(1)水稻干尖線蟲病又叫白尖病、線蟲心枯病。全國各主要稻區都有發生。一般減產10%~20%,嚴重的可達30%以上。主要危害葉片及穗部。 (2)水稻干尖線蟲病的癥狀 在水稻孕穗期,一般在劍葉或上部2~3片葉的尖端出現淡褐色半透明狀病斑,后漸變成灰褐色、扭轉狀的干尖。病穗比健穗短而小,秕谷增加,千粒重降低。 (3)防治措施①加強植物檢疫:應加強植物檢疫工作,嚴禁從病區引進種子。 ②建立無病留種田:種子田的排灌水系要配套,防止帶線蟲的水灌入。 收獲前進行種子檢驗,確保無病,然后單收、單打、單藏,留作種子用。 ③苗期用2%天達阿維菌素+“天達2116”壯苗靈600倍液,葉面噴霧,連噴2次,間隔10~15天1次。 3.水稻條紋葉枯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水稻條紋葉枯病是由灰飛虱為媒介傳播的病毒病。 (1)癥狀及危害水稻條紋葉枯病俗稱水稻上的癌癥、非典。水稻秧苗期至分蘗期最易感病,稻株發病后心葉卷曲發軟,老葉條紋狀,遠看似條心蟲危害狀,稻株矮化,形似坐棵,病株分蘗減少,發病植株不能抽穗或抽畸形穗,一般田塊病穴率10%~20%,較重病田30%,對產量損失較大。 (2)發生原因分析①灰飛虱蟲量增多。條紋葉枯病是由灰飛虱傳毒引起的一種病毒性病害。據資料記載,由于吡蟲啉的多年使用,灰飛虱對吡蟲啉類農藥已經產生耐藥性,防效下降,灰飛虱蟲量開始上升。 ②水稻品種感病。優質粳稻某些品種感病。秈稻品種發病輕,表現抗病。 ③忽視灰飛虱防治,發病后也沒有及時用藥控制。 ④田邊雜草未防除。雜草上的灰飛虱蟲量較高,若不與大田雜草同時防治,灰飛虱遷飛傳毒則可擴散危害水稻,造成病害。 (3)防治對策①綜防策略: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采取“切斷毒源,治蟲防病”的防治策略,狠治灰飛虱,控制條紋葉枯病。 ②防治技術: 抓好灰飛虱防治:結合小麥穗期蚜蟲防治,開展灰飛虱防治,清除田邊、地頭、溝旁雜草,減少初始傳毒媒介。 開展藥劑拌種:用48%毒死蜱長效緩釋劑、20%毒·辛,按種子量的0.1%拌種,防效可達50%以上。 重點抓好秧苗期灰飛虱防治:小麥、油菜收割期秧田普治灰飛虱,每畝選用48%毒死蜱長效緩釋劑1500倍液,或20%毒·辛1000倍液,或2%天達阿維菌素3000倍液,或銳勁特30~40毫升,對水30千克均勻噴霧,移栽前3~5天再補治1次。 關鍵控制大田危害:在水稻返青分蘗期每畝用48%毒死蜱長效緩釋劑 1500 倍液,或20%毒·辛1000倍液,或2%天達阿維菌素 3000 倍液,或銳勁特30~40毫升,兌水45千克均勻噴霧,防治大田灰飛虱。水稻分蘗期大田病株率0.5%的田塊,每畝用50克“天達2116”+天達裕豐(菌毒速殺)30克,兌水30千克,均勻噴霧防病,1周后再補治1次,效果良好。 4.水稻白葉枯病的防治 水稻白葉枯病是水稻最嚴重的病害之一,又稱白葉瘟、茅草瘟、地火燒等,是由黃單胞桿菌屬侵染引起的一種細菌病害。我國各稻區幾乎都有發生。安徽普遍發生,以江淮丘陵和沿江江南稻區受害最重。病輕時一般減產 5%~10%,病重時則減產20%~30%,如果病害大流行時往往造成顆粒無收。 水稻白葉枯病的防治:水稻從苗期到成熟收獲前均可發病,但以分蘗末期至抽穗灌漿期發病居多。該病一旦發病,很難救治。因此,必須以預防為主,進行綜合防治。 (1)癥狀和診斷病菌主要危害葉片,在秧苗期即有發生,但除雙晚秧苗外,多不表現癥狀。病斑常從葉尖或葉緣開始,最新出現暗綠色線狀斑點,后沿葉緣兩側或中脈發展成長條,病部先是黃綠色非水漬狀,后變黃色,最后成枯白色,病斑邊緣界線清楚。在抗病品種上,病斑邊緣呈波狀。應選擇常發病田、低洼淹水和易感病品種田觀察,注意田邊角和進水口嫩綠茂密稻株下部葉層;由下向上逐一查看,早晨露水未干時可見乳白色小點,干后結成蠟黃色小粒,很易脫落。還可在初期病斑處剪一小塊葉片放在滴有凈水的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約停1分鐘后,在光線不太強烈處用肉眼觀察,與葉脈垂直切口處,見有噴水狀細菌溢出,即可確診。 (2)防治方法①植物檢疫。不要從病區引種,病區換用無病種子或選用抗病豐產性好的品種。 ②農業防治。合理施肥、淺水勤灌,分蘗期排水曬田,增強水稻抵抗力。在秧田期要防止淹水。處理帶病稻草;不用作浸種催芽覆蓋物和扎秧把。 ③化學防治。病重地區在秧苗3葉期施藥1~2次;在本田期,形成發病中心時可采用“發現一點治一片,發現一片治全田”噴藥防治。藥劑種類和用量,25%葉枯寧可濕性粉劑每畝100克,20%葉青雙可濕性粉劑每畝100克,10%氯霉素可濕性粉劑100克以上藥劑,加入50克“天達2116”,兌水45千克,混合噴霧,防效良好。也可用50%代森銨每畝100克噴霧(抽穗后不能用),代森銨屬堿性,不能與“天達2116”混用。 |
上一個:水稻害蟲褐飛虱防治難? | 下一個:如何有效防治水稻紋枯病 |